close

文|福桃九分飽

高中畢業那年沒去廈門畢業旅行,是我一直以來的遺憾。看著同學們分享廈大的芙蓉隧道、中山路的南洋騎樓、曾厝垵的海浪和沙灘和鼓浪嶼的小清新照片,我心想,廈門真好。

這次受泰禾集團邀請,參加廈門灣吃海節,去了趟廈門,我才知道,我只知道廈門好,但我不知道廈門有多好。

我的廈門朋友阿紫說,要觸摸廈門的靈魂,要到市井裡去……雖然披著網紅的外衣,但身在閩南地區,裡子裡的廈門卻是另一種味道。

廈門依山傍海,有看似黑暗料理,其實很美味的土筍凍、血蛤、大腸血,也有閩南傳統傳承幾十年的花生湯、扁食、面線糊、海蠣煎、五香、封肉、薑母鴨,有從異鄉歸來的廈門人帶回來的沙茶和糖水,還有從主食承包到課後零食,喂飽廈門孩子的胃和心:咸飯、燒肉粽、鴨肉粥、老面包、雞蛋糕、裡脊肉串、麻辣燙、四果湯……

幾乎從早到晚安排不完的選項,養成了廈門人的閩南胃。

所以,廈門究竟有多好吃?我們一起來看看。


很多想去廈門旅遊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搜廈門美食攻略,出現的第一個食物就讓人勸退。

沒錯,這就是傳說中廈門黑暗小吃代表土筍凍。乍看土筍凍裡裹著一條條蟲子,看得人心一顫一顫的,其實那只是生長在灘塗泥裡的星蟲。

處理過內臟和泥沙後,細火慢熬,星蟲本身濃稠膠質溢出來,盛在碗裡冷卻起凍。醬汁一拌、小勺一挖、碗底一晃,彈嫩中帶著星蟲的脆感,但凡吃過一次,就絕對不會再說這是黑暗料理。

與土筍凍經常搭在一起賣的還有血蛤。對北方遊客來說,跟血蛤相比,土筍凍只能算弟弟。這種泛著“血色”的小貝殼,居然是廈門人年夜飯餐桌上必備的。貝殼作為古代貨幣,寓意著金銀滿室,阿嬤還會收好貝殼洗乾淨放到床底,也是取個好兆頭。

這種貝殼經開水燙幾秒之後就可以吃,撥開殼可以看見血一樣的分泌液,所以稱之為血蛤。吃血蛤要用小鉗子在貝殼後面撬開,只要跨過心理障礙,吃下後就能感受到血蛤的清甜與鮮嫩。

廈門處東海、南海之間,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加上特殊的歷史原因,禁捕區多,生態環境良好,在廈門的海鮮世界,上面這兩個“黑暗料理”,只是廈門海鮮世界的一塊敲門磚。從街邊小攤到家常菜再到C位出桌的宴席大菜,海鮮串起了廈門人的日日夜夜。

夏日夜晚,開幾箱啤酒,配上現點現做的醬油水、白灼蝦、白灼魷魚……事實上,廈門人可以白灼一切海鮮,頂多加上薑片,海鮮的“鮮”便能跳躍在味蕾上,這就是最簡單也最極致的美味。

就像燒烤攤之於北方人的意義,大排檔才是廈門人的深夜食堂。

古早時,廈門還是一個漁村,當地人食用海產品講究一個“尚青”,也就是普通話說的“鮮”。出海時,漁民們在船上將剛捕撈的“雜魚”配上廈門本地的海堤醬油,加入薑絲、香蔥、紅辣椒,就可以激發出魚鮮的原始滋味。廈門的婆婆媽媽愛做這道便捷家常菜,連廈門本地各大酒店自助餐廳幾乎都設置了現做醬油水檔口。

在廈門,一道煎蟹帶火了一條街,從蓮花路搬遷到嘉蓮路,老客人跟著蜂擁而至。廈門煎蟹做法也很簡單,將螃蟹對半切開,佐鹽、料酒、薑,文火慢煎,蟹變紅即可出鍋。

蟹膏豐腴,油香四溢,蟹鉗雖然難剝,但是蟹肉的鮮美卻讓人不舍放棄,還有人會專門點一盤蟹鉗,“邊啃邊聊,一整晚的時光就這樣被消磨”。

如果再去廈門港一手海鮮貨源地八市逛一逛,看一看那眼花繚亂,個大肉肥,活蹦亂跳的海鮮,三天三夜吃不盡,好似一生也吃不盡,讓人不禁生了紮根在這裡的念頭 。

而除了生猛直白的海鮮獨角戲,廈門的海鮮也隱藏在各種美食裡,從主食承包到課後零食,喂飽廈門孩子的胃和心。

可能很多人是通過以前熱播的臺劇才知道海蠣煎這道菜,事實上,海蠣煎發源於廈門,在福建各地、廣州、浙江都有類似的小吃。

只要海蠣、地瓜粉,成本不高,因此很多廈門人也會在家自己做。海蠣的新鮮程度決定了這種小吃的靈魂,用蔥蒜簡單調味,吃時蘸上廈門老牌甜辣醬,鮮美無比。

而廈門街邊最壯觀的要數蝦面點熬蝦湯的大湯鍋。“唱戲的腔,廚師的湯”,選用殼厚耐煮的狗蝦,才能熬出紅亮鮮甜的湯頭。

搭配廈門獨有的水面,這種水面堿味小而且爽滑勁道。上桌前加上一勺蒜蓉,微微辣味更加襯托出蝦湯的清甜,最終造就了蝦面美味的巔峰。

或者一碗簡單的魚丸湯,用簡單的蘿卜清湯底加蔥花,來調理魚丸就已經足夠。

魚漿混合肉餡,湊近就能聞到天然的海鮮氣息,Q彈爽口,一口一個讓人停不下來。

芋包是廈門人過年必吃的,就像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水餃一樣。外皮必須用檳榔芋做,內裡包了筍絲、豬肉、蝦仁等等,和客家的芋粄不一樣,相傳由解甲歸田的廈門同安籍將軍發明的芋包沒有那麼粘糯,外皮薄透,趁熱咬上一大口,再滿足不過了。

扁食湯、炸扁食,都是廈門常見的小吃。賴厝埕肉大皮薄的鮮蝦仁扁食,從當年婆婆沿街叫賣到開起小店,一碗扁食湯在廈門走過了近70年。湯底清爽,每個扁食裡都包著肉餡兒和一只完整的蝦仁,口口都能感受到自然鮮味。清淡可口的扁食很合廈門人胃口,婆婆媽媽買個幾斤回家放冰箱慢慢煮也是常事。

封肉乍看之下跟東坡肉沒啥區別,實際上是將豬肉切成大方塊,用白紗佈封住肉下鍋蒸煮。同安封肉裡還放有小蝦來提味,除了豬肉香,還有蝦幹的鮮味,又嫩香,筷子插到肉上,倒下就能把肉切開。

被海洋文化,哺育的廈門人,也守著閩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餐桌上的事由婆婆媽媽說了算,什麼樣的面線糊最好吃,哪裡的五香最正宗,誰家的封肉不吃會後悔,要“聽媽媽的話”……婆婆媽媽養成的閩南胃,本地人固執地只寵愛這些口味,吃的人和做的人奉行著同樣的信念,代代相傳。

廈門婆婆媽媽對鴨肉營養價值的認可,使得鴨肉在廈門小吃中擁有極高的參與度。鴨肉粥、冬粉鴨、薑母鴨……不少店家光靠一個品類就做了幾十年。

每到秋冬,廈門婆婆媽媽最掛念的就是小孩子在外能不能好好“補冬”,意思是得吃點滋補好料,才能頭好壯壯,而一到秋冬,沒有一只鴨子能或者遊出廈門。閩南地區都很喜歡用老番鴨和薑片為主料烹制成的薑母鴨。性涼的鴨肉和性溫的薑片相結合,既能夠彌補秋季的乾燥,又能夠在漸涼的天氣裡滋補身子。

跟北京烤鴨、南京板鴨一樣,現在也有真空包裝的薑母鴨作為特產售賣,風味肯定沒有當地那些幾十年老店手藝來得好。

鴨肉粥從清晨到深夜,一直陪伴著廈門人,溫熱的米粥搭配鴨腿、鴨心、鴨腸……

碼料豐富到每次都讓人犯選擇困難癥,再加上一盤油條,就是是踏實的慰藉。

同隔壁的廣東人民一樣,廈門的婆婆媽媽們對湯湯水水也非常熱愛,她們堅信即使是最簡單的燉土豬肉湯,也能給家人帶來健康,各式各樣的甜湯更是閩南婚宴上的壓軸戲碼。

“燒”是閩南話中“燙”的意思,本意是指要趁熱乎吃掉肉粽,白話漸漸變成了直呼“燒肉粽”。問起大多數閩南人哪一家肉粽好吃,多數人的回答是“我媽媽/阿嬤包的最好吃”。相比網紅粽子五花八門的餡料,最經典的廈門燒肉粽,只要有五花肉、蛋黃、香菇,就足以讓廈門人饞掉口水。

廈門人鐘愛在喝酒時來點小菜,本地話叫“燒酒配”,五香就是其中一種。美拉德反應通過油炸食品帶給人們的歡愉,在炸五香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婆婆媽媽們常常買生胚回家自己炸,遊客也可以直接在店裡吃。內餡兒純瘦肉,十足飽滿,豆皮又十分酥脆,口感絕佳;蘸著廈門本地的海堤辣醬也別有風味,這種甜辣醬幾乎是所有閩南小孩的回憶,除了配五香,也是配肉粽、咸飯的好伴侶。

左宗棠跟左宗棠雞沒關系,但是卻和滿煎糕有關系。咸豐五年(1855年)太平軍入福建時,左宗棠在馬尾創建造船廠,為了讓清軍吃飽不擾民,他用福建本地蔗糖、花生等等將煎餅改造成松軟Q彈的滿煎糕,比煎餅更好入口更好攜帶。

現在的滿煎糕是廈門人很喜歡的早餐之一,花生餡兒或芝麻餡兒都自帶天然油脂香氣,確實可以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八市有家滿煎糕幾乎占盡風頭,遊客夾在本地阿嬤阿公之間,苦苦等著下一鍋出爐。花生餡兒是最受地道的,機智的廈門阿嬤為了先買到,還會跟遊客妹妹說:“那邊芝麻餡兒的更好吃啦,你去那邊排隊啦!”

在軟歐包沒有大行其道的年代裡,五指面包就是廈門小孩的白月光。

外形像胖嘟嘟的嬰兒小手,算是老店裡的顏值擔當了,香蕉餡兒又甜又軟,至今還是很受小孩子喜歡。當年的孩子長大了,會帶著自己的小孩再來買五指面包、火腿面包、炸面包……阿公阿嬤們買完菜也照例買幾個回家,二十幾年沒有變的口味,不僅僅是童年濾鏡那麼簡單了。


老一輩廈門人迫於生計,外出討生活主要去2個地方——港澳臺、東南亞,隨著改革開放,那些從異鄉歸來的廈門人也將異域口味帶回家鄉,其中影響最深的沙茶。

沙茶是極具浪子特色的調味料。東南沿海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地區,廈門也是華僑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沙茶就是眾多舶來品之一。隔壁的潮汕把沙茶融入牛肉火鍋鍋底,而廈門人則喜好沙茶面。

沙茶面店遍佈全島,烏糖、四裡、月華、大中……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幫粉絲。廈門的沙茶面花生味比較重,也偏甜,本地油面做基礎,加上數不勝數的配料,脫骨肉、魷魚、蝦仁、豬肝、豆腐、海蠣……可以不重樣吃上好幾頓。

沙茶也融合在各種菜裡,油蔥粿是由米漿制作的咸米粿演變來的,咸米粿原來是廈門人用來祭拜祖先的,熊孩子掀蒸籠偷吃的時候覺得沒味道,把肉倒進去了,沒想到成品居然味道不錯,就流傳開了。

第一次吃確實會感覺這樣的組合很奇怪,然而米粿的粘糯,肉餡的咸香和沙茶汁的鮮濃卻讓人感覺意外合拍。小小一碗粿,吃到最後意猶未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