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右上方“關註”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在房山,有這樣一個村子:她位於蒲窪鄉西北角的大山深處,獨享一份寧靜與祥和,杏花開放的四月,是她最美的季節。

她歷史悠久,自然資源豐富,在金代即已成村。

她擁有上億年地質變化形成的獨特景觀,地貌奇特,鬼斧神工。

她同時還是隗姓家族的發源地,至今這個家族的後人還在此生活。

她就是——蘆子水村,一個渾然天成、美不勝收的古村落。

1 、京郊第二古村

沿蜿蜒曲折的108國道行駛,在延綿不斷的大山裡一路向西,進入有著“北京小西藏”之稱的房山區蒲窪鄉境內,駛過有著“空中走廊”美譽的東村,再西行15公里,就來到了大遊龍山西南麓山腳下。

▲圖片來源:馬蜂窩

這裡有一個叫蘆子水的古村落。

蘆子水素有“京西小西藏”和“京郊第二古村”之稱,她海拔636米,於金代成村,原稱樓坐水,因山泉之上建立牌樓而得名,後演變為蘆子水。

民國《房山縣志》記載,金章宗曾在此建蘆子水水院,為金代八大水院(行宮)之一。上世紀50年代曾存有金代水院的石柱礎、房屋構件等遺物,後因保管不善而遺失。


2 、天下一個隗,老家蘆子水

蘆子水村現有戶籍人口800餘人,隗姓村民占絕大多數,其餘為李、晉、景等散戶人家。

蘆子水隗氏家族的歷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

元朝滅亡後,元大都(今北京)人口大量遷移,居民驟減。

明朝建立後,統治者曾多次從外地往北京移民。據隗氏族譜記載,明朝永樂三年,隗氏家族(遷入第一人隗支全)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移到蘆子水村定居,從事農業、牧業、養殖業。經過600餘年的繁衍生息,人丁逐漸興旺起來並遍佈全國各地。

據統計,僅京冀兩地隗姓人口就達1.8萬多人。在京冀地區流傳著“天下一個隗,老家蘆子水”的說法,意思是天下姓隗的,其祖籍都是蒲窪鄉的蘆子水村。其含義雖然不夠準確,但已成為婦孺皆知的一句諺語。

▲圖片來源:蒲窪人

隗姓起源有三:

最早可追溯到上古華夏族首領炎帝魁隗氏,其後人以隗為姓。

另有一支大禹的後人以隗為姓,大禹的後人於商周時建立隗國(故址在湖北秭歸),春秋時被楚國所滅。

第三支出自周代中原北部的遊牧民族赤狄人。

隗作為姓氏,在房山地區都讀Wěi,但在其他地區則還有kuí和yǔ的讀音,甚至出現了隗姓同胞兄弟分別讀Wěi、kuí的奇怪現象。至於只作為姓氏的“隗”字就有三種讀音的原因現無史料考證。

隗氏家族的沿襲輩份分明,按照“大小朝中士,金門迎守廷,承消榮並福,有永合功立,富貴青滿春……”的順序排列,且族綱不亂,同姓人不能通婚。

隗氏祖墳位於蘆子水村西南山谷中,是被隗姓家族後代稱之為“隗家老墳”的地方,已埋葬了隗氏的二十餘代子孫,隗姓祖墳的石碑赫然高聳。

2009年,隗氏家族文化聯誼會利用募捐的資金在蘆子水隗家祖墳的原址建起了“華夏隗氏銘園”,在每年的清明節舉行祭祖大典,廣納天下隗氏族人,弘揚隗氏家族文化。

蘆子水成為了中國北方隗姓族人尋根問祖的地方。

蘆子水隗氏族人人才輩出,其祖先曾為國立下赫赫戰功。

據民國二年(1913年)《隗家老墳重立碑碣記》記載並結合有關史料: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蒙古土默特部因與明朝的貿易要求未被滿足而發動戰爭。明軍一觸即潰,致土默特首領俺答汗的鐵騎沿大同、懷柔、順義長驅直入,直逼京城。由於明軍嚴守城門,俺答汗即率兵向西轉掠北京西山一帶,“韃寇如林,逞動幹戈,起人而無敵。”“山後蘆子水黎民隗朝水,統領兵卒前去征伐,將韃寇征退,然後歸而封官加職”。嘉靖四十二年五月,隗朝水之子隗忠倉作為第七代隗氏傳人重建隗氏墳塋,將隗朝水的抗韃功績錄於墓碑。“後代子孫得其官位,光前裕後,顯達揚名”。

3 、俯瞰梯田村,深入螺旋坑

蘆子水自然景觀眾多,可謂是鬼斧神工,其中有兩處景觀最為獨特,其中一處為“杏花梯田”,而另一處就是上圖中的這個比較詭異的自然現象——“天璇”。

“天璇”位於“大遊龍溝”(俗稱無人溝)內,這條溝全長10公里,溝的南口與河北省野三坡相通,“天璇”在距蘆子水自然村6公里的位置。

“天璇”坐北朝南,形狀為上大下小,南北長,東西窄,像個半敞開的大漏鬥,它的南面上部敞開,總深度30餘米,上部直徑南北40米,東西較窄,約16米,下部直徑10米。大遊龍溝兩側均為高山,“天璇”的位置有一座山正好將通暢的大遊龍溝堵住,每當下雨山洪爆發都會有大量洪水由此通過,洪水遇堵後只好沿著這座山的東側繞道向南流,年代久遠,將堅硬的巖石沖刷成帶有螺旋型痕跡的巨型“天璇”。

另外,距離這個“天璇”北側20米遠的位置,還有一個坑和這個“天璇”相似,據蘆子水村一名年邁的老人說,幼年時他曾多次來此遊玩,當時他看到這個坑約有30多米深,直徑20多米,現在被砂石淤上了,只能看到坑的上面有2米多的積水。

除了“天璇”,蘆子水另一處比較有名的自然景觀就是“梯田”了!

每年4月,在108國道的129公里處俯瞰,山下的蘆子水千畝杏花林進入盛放期,這裡的杏花開放在層層梯田上,宛若遊龍的盤山道從杏花林中穿梭而過,梯田和盤山路猶如千萬條曲線,從半山腰直瀉山谷,移步換景,是絕佳的一處觀賞景致。因當地海拔高,每年4月裡還會下雪,讓原本就美不勝收的杏花林出現\"飛雪與杏花同開\"的奇景。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那令人神往的人間仙境即將呈現在世人眼前。

4 、文化與美景,交相輝映

除了“天璇”與“梯田”,蘆子水還有許多有名的自然景觀。

比如:二郎擔山孔、回音壁、三仙洞、男人崖等都是巧奪天工的自然景觀。

▲二郎擔山孔

▲回音壁,又稱“百丈崖”

▲傳說洞口內分別住著“蛇仙、狐仙、兔仙”的“三仙洞”

▲男人崖

除此之外,蘆子水村西近國道處有一座明建大佛寺。寺院規模較大,有山門、大殿、配殿、鐘鼓樓,大殿供奉釋迦牟尼像;配殿供奉聖母娘娘,寺前石臺階72級。

▲這兩棵古樹,據稱樹齡均有千年之久,一棵為古柏,一棵為古槐

除了美景,在近代,蘆子水的先民們也為爭取民族獨立、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貢獻。

據統計,蘆子水先後共有12位村民為抗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烈士隗有山於1943年春,在載入平西抗戰鬥爭史冊的十渡“老帽山阻擊戰”中獻出了年僅20歲的生命。

村民隗永正、隗永茂、隗合成,為保護設在蘆子水的平西兵工廠的安全,面對日本鬼子的刺刀寧死不屈,壯烈犧牲。

他們的英雄事跡一直激勵著後人。

▲洞口

蘆子水村位於平西抗日根據地的腹地,為解決武器匱乏的問題,晉察冀軍區於1940年在蘆子水村建立了兵工廠,以部分民房和村南半山腰的“蝙蝠洞”作為生產車間和倉庫。

▲洞內外望

▲洞壁精美的石花

此洞深近50米,寬、高5-10米,洞內開闊,冬暖夏涼,因有大量蝙蝠在洞內居住而得名。

▲兵工廠工作人員使用的瓷壇、瓦罐的碎片

日寇先後十幾次來掃蕩,平西兵工廠在蘆子水村民的支持、保護下,從未辜負軍民的希望和重托,源源不斷地為前線供應著地雷、石雷、手榴彈等武器。

遊玩路線自駕路線1:走108國道→過百草畔向西→二十公里左右會看到蒲窪的路標,此後左轉,一路下坡即可到達蒲窪(該線進蒲窪鄉境內的第一個村子是寶水村)

自駕路線2:走京石高速琉璃河出口(下道)→經琉璃河、韓村河,在雲居寺路口右轉→再在十渡路口右轉即可到達蒲窪鄉(該線進蒲窪鄉境內的第一個村子是議合村)

公交路線:房山公交客運站換乘19路(上午9點,下午1點、3點各一趟),蘆子水車站下車。


了解更多京城吃喝玩樂、人文、美景等資訊,請持續“關註”遊遍北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