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偌大的中國古代史上,有一個頗有意思的地區,它與作為傳統的歷史文化重心的中原地區,顯得“格格不入”。它便是青藏高原地區,如今更是被當做朝拜聖地,成為無數人的參佛悟道的修養地。但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廣袤的地區,卻在歷史之中除了吐蕃帝國之外,再無可以值得稱道的帝國。

燦若星河的歷史、文化之上,又是何種原因導致此種情形的發生呢?

青藏高原圖

青藏高原地區范圍

地理上的青藏高原地區,范圍廣袤,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 ,東及東北部至秦嶺山脈與黃土高原交接。面積達到250多萬平方千米。

而“得益於”地理上的地形影響,在青藏高原地區形成了則形成了與中原有別的相比閉塞獨特的歷史文化圈。

吐蕃的形成、強大與大唐帝國

吐蕃一詞,始見於唐朝漢文史籍。629年,十三歲的松讚幹佈繼位 ,通過戰爭他削平叛亂,統一了西藏。而作為他執政時期的重要舉措,他遷都到了邏些(今天的拉薩),並進一步統一度量衡,創造吐蕃文(也就是藏文的前身)。

唐王朝與吐蕃帝國圖

幾乎於此同時,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同年隋朝滅亡。在經過多次討伐,在秦王李世民的帶領下唐軍擊敗王世充、竇建德,並且先後消滅杜伏威、蕭銑,降服嶺南馮盎,622年基本上統一漢地。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與李元吉,也結束了政出多門的局面。唐高祖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繼位。作為一位千古名君,李世民在繼位之後,勵精圖治,知人善用,從諫如流,完善科舉制度,而對外之上,他多次用兵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外邦,四海咸服,號為天可汗。而也正是貞觀之治為唐王朝的繁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世民接受朝見圖

但是作為幾乎同時期崛起的兩大帝國,卻在吐谷渾之上產生了矛盾。吐谷渾,在隋朝末年時期,利用中原動亂,無暇外顧,借機收復被隋朝奪取的故地,但是因為唐貞觀九年(635)其國王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自殺。這也導致了吐谷渾發生分裂,西部吐谷渾降於吐蕃,而東部吐谷渾則歸順唐朝。夾雜在兩大帝國之間,東部吐谷渾儼然就是兩大帝國之間的魚肉。等待他們的也只能是被不斷的侵蝕。

而作為宗主國,更作為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唐太宗又何以樂見一個如此強大的鄰居呢?

因為國家利益,兩個帝國,兩位明君也進行了勢均力敵的較量。這種較量卻又不僅僅是戰爭這種熱戰,更包括了外交之上的各自之間的努力。638年,松讚幹佈出兵 擊敗吐谷渾。但礙於大唐將帥的能力,在侯君集部到達前便撤出,並以此為借口再次乞求和親。641年在經過松讚幹佈多次求婚後,唐太宗決定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讚幹佈,入藏。

松讚幹部像

由此兩個帝國也進入了短暫的和平期。但是興盛的吐蕃自然不滿足於局處一隅,663年,吐蕃滅東吐谷渾。

而一樣強盛的大唐帝國並非沒有征討,只不過遍數大唐的名將,從薛仁貴,王忠嗣,無一不在對抗吐蕃之時屢屢吃癟。而歷數吐蕃帝國存續的幾百年,吐蕃帝國甚至數次攻破唐朝帝都。在安西北庭,吐蕃也接過大唐王朝的權杖,與一樣大肆擴張的阿拉伯帝國進行抗衡,而這也是吐蕃帝國在世界史上留下的最為濃墨重彩一筆。

但也就在9世紀以後,與位於中原的唐王朝一樣,吐蕃帝王也由盛轉衰,直至最後分崩離析.而青藏高原地區,也在誕生了吐蕃帝國這樣盛極一時的帝國之後,竟然就此沉寂,不僅沒有形成類似蒙古帝國一般的國家,甚至於還成為了地區歷史上的看客,毫無存在感。

那麼歸根結底,這又是何種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 氣候之下的“天命”

七世紀,是一個頗有意思的時間節點。而在世界史上,這一時間段更是群雄並起,從法蘭克帝國到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以及吐蕃帝國、唐王朝誕生了一系列相對統一的帝國。而更為有意思的是,幾乎同時在九世紀這些帝國又相繼分崩離析。

是“天命使然”嗎?是,正是氣候影響之下的“天命”讓這些帝國幾乎同時期強大,衰弱。

氣候變化圖

宋高承《事物紀原·正朔歷數·氣候》:“《禮記·月令》註曰:'昔 周公 作時訓,定二十四氣,分七十二候,則氣候之起,始於 太昊 ,而定於 周公 也。”

氣候,在我國古代指一年的二十四節氣與七十二候,亦泛指時令。而在竺可楨先生的研究中指出在隋唐時期,中國氣候整體上處於比較溫暖時期。而葛全勝先生根據史料編纂的《中國歷朝氣候變化》中亦指出,隋唐時期中國東中部地區的氣候在總體上比較溫暖,但在波動中呈逐步下降的趨勢。而7世紀,中國西部地區氣候也相對溫暖,8世紀初則開始轉冷。

在《冊府元龜》中記載“武德五年(公元622)四月戊辰(6月1日),因為關中地區小麥收獲提早,而唐高祖李淵甚至命令京城各司官員休假親事務農,釋流罪以下獲麥”。

《資治通鑒》中又有記載,公元630年,“河西州縣蕭條,突厥微弱以來,始得耕獲”。

《舊唐書》中,公元649年,“自貞觀以來,二十有二載,風調水順,豐年歲稔”。

601年-900年中國溫度變化圖

這種種記載,都表明了當時的中國,全國普遍處於一個暖期。而吐蕃的崛起正好與此契合,而氣溫的升高,帶來的便是雨水增多,土地承載力增高,農作物豐收。

但是這種氣候的變化,也隨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九月丁卯(10月21日),西安的一場初雪,拉開了變冷的帷幕。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出逃蜀中,四川地區的霜期比現在都提前了54天。而也就在這一年,實施了29年的《大衍歷》廢棄。

而在公元801——820年,這種氣候的轉冷,也更加明顯。815年冬季,江西九江地區甚至出現了凍結。而也正是這樣一個不斷變冷的時期,包括青藏高原地區以內的全國各地,則又導致了農作物減產,土地承載力下降,而人口與糧食矛盾則逐漸顯現。

在氣候的冷暖之間,王朝的命運就這樣在“天命”之下,盛衰看似無常,卻又遵循著規則。

第二 文成公主帶來的耕作技術

如前文所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松讚幹佈。而吐蕃與大唐也成為了“子婿”關系。

這種表面的關系,事實上無關兩大帝國之間長久的的競爭。但至少短暫的讓兩大帝國之間處於和平,而更不可忽視的一點便是文成公主出嫁帶給吐蕃的巨大機遇。

文成公主帶入的佛像

《吐蕃王朝世襲明鑒》中記載,文成公主帶往吐蕃的陪嫁除了\"釋迎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以外,還有大量的烹調食物,各類飲料,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用以分別善與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治404種病的醫方100種,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帶了蕪菁種子等入藏。

《賢者喜宴》記載\"松讚幹佈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後。\"

文成公主本人在吐蕃地位的尊崇,又帶來大批的文士,吐蕃的政治也參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進行了改革。而最為重要的便是建立在經濟基礎的變化。文成公主將犁等農耕工具、以及農耕技術帶到了吐蕃,而松讚幹佈又派遣文士上表,向唐朝請求給予蠶種及制造酒、碾磑、紙墨的工匠。

可以說,文成公主的到來不僅僅是為兩國之間的關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對於“夫家”吐蕃而言,這一系列先進的耕作、生產技術,也使得在大環境氣候變暖之下,土壤承載力增強,吐蕃(青藏高原地區)人口也得以在醫療技術、經濟繁榮之下得以迅速增長。而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吐蕃也實現了從部落到國家的徹底轉變。

第三 佛教的作用

雍仲本教是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藏地唯一的宗教信仰。但是也就在其發展達到頂峰之時,讚普接納了大臣古辛的建議,進行對本教的打擊。於此同時產生於印度的——佛教也傳播到吐蕃並日漸興盛。

大昭寺

而自七世紀傳入,佛教與本波教也進行了交融。而這種本地化的過程更是伴隨了整個吐蕃的興衰。841年赤祖德讚被反對佛教的大臣暗殺,其兄朗達瑪被扶上王位。朗達瑪反對佛教傳播, 下令禁止佛教,但卻在846年他被射殺。而他的兒子為了爭奪王位爆發內戰,隨後的二十多年,戰亂攻伐, 讓平民終於忍無可忍,869年爆發起義,877年讚普王陵被掘,吐蕃王朝也徹底崩潰,而後便是再次的部落、土邦狀態。

事實上,當氣候又一輪變暖,而經歷了長達數百年的割據之後,青藏高原地區又一次出現了統一的希冀,但是這一次蒙古人,卻提前的打斷了這一趨勢,將它扼殺於萌芽狀態。1271年,西藏被忽必烈納入中央管轄。

元朝時期青藏高原地區的行政劃分

而此時的佛教,便更有了統治意志的支持。

今天的佛教的分區,上座部又名南傳佛教,主要分佈於中南半島和斯裡蘭卡;大乘佛教又名漢傳佛教,主要分佈於中國本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金剛乘,又名藏傳佛教,藏語系佛教,主要分佈於蒙古、西藏。

而藏傳佛教講求無上菩提心,大開大量方便法門,來引導,強調心性,講究參悟與修行 。這也導致了大量的青年選擇出家,而這樣的結局帶來的後果便是生育率與勞動力的下降,以及“反抗意識”的泯滅。

而一個“民族性格”的養成,便在這種根植於佛教之中的順從中完成,以至於當新中國成立之時農奴制之下,人口匱乏,卻又少有反抗,唯一有的卻是農奴主與香火繁盛的寺院。

總結:

青藏高原地區就在地形的禁錮,氣候、耕作技術、佛教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如此“巧妙”的淪為地區歷史的看客,也不禁讓人感慨。

參考資料:《冊府元龜》卷70《帝王部·務農》

《新唐書》卷1《高祖本紀》

《資治通鑒》卷198,貞觀二十一年三月

《舊唐書》卷51《太宗妃徐氏傳》

《中國歷朝氣候變化》葛全勝,第311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