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白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將進入蜀地形容比登天還難。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今天我們可以乘坐汽車、火車、高鐵、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去四川。便利快捷的交通工具,極大程度的縮減了在兩地之間跨越的時間。但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古人面對這些山川河流,並沒有陷入絕望,而是開辟出眾多出入蜀地的道路。這些道路形成了眾多的蜀道,成為蜀地對外交往的紐帶。

一、秦嶺四道

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是古代的兩大天府之國,古人往返於長安與成都之間,需要跨越兩座大山:秦嶺和大巴山。其中第一步便是跨越秦嶺抵達漢中,跨越秦嶺只能走四條山間小道: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故道,其大部分線路是順嘉陵江河谷而行,秦時在此設立有故道縣,因此得名故道。又因故道北邊入山口在陳倉縣境內,所以又名陳倉道。故道從陳倉(今寶雞)出發先向西南出大散關抵達鳳縣,後在鳳縣沿河谷向西南至略陽,最後抵達漢中。故道路程最長,但也較為平坦,成為出入蜀地的主要道路之一。劉邦從漢中回到關中便是走的故道。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7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入蜀地漢中。後劉邦采取韓信的計策從陳倉道回到關中,並奪取關中與項羽爭霸,這就是“暗度陳倉”的故事。後來唐玄宗入蜀也是走的故道。安史之亂爆發後,天寶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入蜀避難。《舊唐書》記載:“辛醜,發扶風郡,是夕,次陳倉。壬寅,次散關……丙午,次河池郡。”從陳倉出發,到達大散關,到河池郡,而河池郡就是鳳縣。

(唐)李思訓《明皇幸蜀圖》

褒斜道,又名斜谷道,是一條沿渭水支流斜水與漢水支流褒水的兩條河谷的通行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縣境內的斜谷口,其南出口在漢中境內的褒谷,所以稱為褒斜道。褒斜道多險谷陡崖,地勢也較為險要,但路程較短。《華陽國志》記載:“秦宓曰:‘今之斜谷也。’及武王伐紂,蜀亦從行。《史記》:周貞王之十八年,秦厲公城南鄭。此谷道之通久矣”,可見褒斜道的開辟時間很早。周幽王時期的褒姒出自褒國,褒國就在褒水河谷之中。

褒斜道棧道

褒斜道修有沿山的棧道,但在歷史上曾經歷過多次燒毀,多次重建。漢武帝時期從長安到蜀地,一般走故道,但故道路程太遠,極不方便。於是張湯向漢武帝建議重修褒斜棧道,漢武帝采納張湯的建議,“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裡。”

儻駱道,因其南入口位於漢中洋縣境內的儻水河口,其北入口位於周至縣境內的駱峪而得名。儻駱道山路距離最少,但也最險峻。儻駱道靠近秦嶺主峰,途中需要翻越多座分水嶺。儻駱道在三國時期全面疏通,成為重要的軍事通道。三國時期,曹爽伐蜀(224年)和薑維伐魏(257年)兩次大型戰役,都是走的這條道路。

儻駱道棧道

唐朝儻駱道成為官道,是官員升遷調轉、述職的主要道路。杜甫帶領全家逃難去成都,就是走的儻駱道。杜甫在《三絕句》中寫道:“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自說二女嚙臂時,回頭卻向秦雲哭。” 記述的就是行路的艱辛。

子午道,從長安南門出發,由南部的子午谷入山,翻越秦嶺,經寧陜、洋縣抵達漢中。古人將正北稱為子,正南稱為午,子午道從長安出發的一段為南北走向,所以稱為子午道。子午道可以直通長安,所以常常被作為前往長安的快速通道。劉邦入漢中就是走的子午道,並燒毀子午棧道,迷惑項羽。後來子午道重新疏通,是到了西漢時期。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重新疏通子午道。《漢書》記載:“其秋,莽以皇後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

子午道棧道

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的子午道,以險峻難行著稱。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魏延向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謀,想帶奇兵一萬走子午道直達長安,拿下關中地區,最後沒被諸葛亮采用而作罷。同時期還有魏國曹真伐蜀,走子午道,後因大雨連綿,棧道斷絕而撤軍。可見子午道確實不好走。

二、金牛道

翻過秦嶺,抵達漢中,下一步便是突破大巴山,到達成都。有一條路可直達成都,那便是金牛道。

金牛道,南起成都,北止於廣元七盤關,是直達成都的快速通道。金牛道又名石牛道,因石牛糞金,五丁開道的故事得名。故事是說秦惠文王時,命人刻五頭石牛,把金子放在其尾巴下面,向蜀王說石牛能夠產出金子,並想送給蜀王。蜀王於是派遣五位壯士開辟道路(故事出自《水經註》引來敏《本蜀論》)。據《華陽國志》記載,秦國張儀、司馬錯滅蜀的時候,走的便是這條金牛道。

明月峽棧道

金牛道上有一處險地,名為明月峽。古人想要連通金牛道,就必須想辦法通過明月峽。據說明月峽因古人月夜過峽,可以看到江月輝映的景象而得名。又因唐玄宗曾來此避難,當地官員在此朝見,故又稱朝天峽。明月峽是嘉陵江在秦巴山地之間切出的一條峽谷,十分險峻。但後來古蜀先民循水而行,隨行就勢,開山鑿洞,插木成棧,沿嘉陵江築成千裡蜀道,使四川盆地能有對外交往的道路。明月峽被稱為蜀道的咽喉,是連接南北,出川入川的唯一通道。

劍門關

在金牛道上,最險要的地方便是劍門關,劍門關也是由漢中入蜀的必經之路。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閣道,以通蜀漢,於此立於劍門關。”劍門關兩側大小劍山綿延數百裡,陡峭的巨大山石,從東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一道狹窄的裂縫中,劍門關就矗立在其中。李白詩雲:“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也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在歷史上從未被來犯者正面攻破。

三、其他蜀道

除了前面這五條道路之外,聯通蜀地的道路還有幾條小路。比如陰平道,這條路起於陰平郡,經甘肅隴南,翻越青川摩天嶺,經陰平山,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三國末年鄧艾滅蜀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小道。

陰平道

米倉道,起於漢中南鄭,翻越大、小巴山,經過米倉山進入蜀地南江縣境,最後到達巴中。因其過米倉山而得名。

荔枝道,又稱洋巴道、間道。其因唐玄宗專為楊貴妃送荔枝開辟而得名。荔枝道自四川涪州可直通長安,途中經過西鄉子午鎮到子午道。杜牧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蹚古道,為茶馬古道中的陜康藏茶馬古道,又被稱為“西南絲綢之路”,是古代販茶陜西茶商到西南邊疆進行茶馬互市的重要道路。在蜀地的一段又叫川藏茶馬古道,其從茶產地雅安出發,經康定,向西到西藏拉薩,最後到不丹、尼泊爾和印度等國,成為一條國際性的商路。

張騫像

張騫通西域,回國後向漢武帝說:“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佈。”漢武帝問原因,張騫用大夏國人的話回答:“大吾賈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裡。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雲。其人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同時張騫認為,大夏在大漢的西南處一萬二千裡,身毒國又在大夏的東南邊幾千裡,身毒國有蜀地的物品,是因為其離蜀地不遠。身毒國就是古代的印度地區。與西南地區接壤,其中可見西南絲綢之路在國際商貿中的作用。

文史君說:

李白詩雲:“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看起來蜀道的確是很難,在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間橫亙著秦嶺、大巴山兩座大山。陡峭的山崖,狹窄的山道,蜿蜒崎嶇的山路,還有那時不時毀壞的棧道,都使進出蜀地的道路變的艱難,甚至是危險。但事實上蜀道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蜀地先民在崇山峻嶺之間開辟出了一條又一條的蜀道。或許因為地理因素,交通受到極大的限制,但是在先民們智慧與不懈的努力下,這些地理因素限制不了經濟的往來,更限制不了文化的交流。蜀道難,但從來沒難住人心。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嶽麓書社,2016版

2.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版

3.常璩:《華陽國志》,齊魯書社,2010版

4.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6版

5.班固:《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版

6.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8版

7.劉慶柱、王子金:《中國蜀道》,三秦出版社,2015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師大春秋學社)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註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