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金山嶺長城冬景。“走天涯,你我卸下戰袍,夢回長城謠。”圖/視覺中國

-風物君語-

無人不曉的長城

其實是我們最大的認知盲點


長城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

▲ 天津黃崖關長城,雲霧縹緲。圖/圖蟲·創意

隨便翻開一張中國地圖,地形圖也好,政區圖也罷,垛口狀的長城符號都是極醒目的地標。但你是否想過,長城既不是自然地貌、也不是交通線、更不是行政區劃,如今又早已失去了文化旅遊之外的實際功能,為何卻是中國“底圖”上的基本要素?

▲ 八達嶺長城遠眺。圖/視覺中國

橫貫東西,劃分南北,長城就是長城。在今天的中國,長城偏居北方,而放眼整個東亞,她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心。遊牧與農耕兩種文明在這裡碰撞、融合,最終成就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



▲ 河北張家口的獨石口長城。這裡地勢險要,為明朝抵擋漠北的塞外雄關之一。圖/視覺中國

東與西:長城究竟有多長長長長長長長

▲ 箭扣長城秋色。延綿不絕的長城有多長?萬裡是實指,還是無限?圖/視覺中國

1988年,著名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佈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與烏雷(Ulay)合作了最後一件作品《情人-長城》。瑪麗娜從山海關出發,沿長城自東往西行走,烏雷則從嘉峪關反向而行。三個月後,兩人在陜西神木二郎山匯合,擁抱,告別,結束了長達12年的戀情。

▲ 箭扣長城冬雪。介於山陽的暖色調與山陰的冷色調之間,長城仿佛戀人絮語。圖/視覺中國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分手。長城東西的景致完全不同,瑪麗娜所走的東邊,山海關老龍頭一頭紮入渤海,青山高聳蜿蜒,八達嶺上人頭攢動;西邊的烏雷,眼中盡是沙漠、戈壁、黃土高原,長城上偶有放牧的羊群……瑪麗娜說,起伏的長城像極了人生。



▲ 明長城東部山海關老龍頭,面朝大海。圖/圖蟲·創意

▲ 明長城西端的終點,萬裡長城在被祁連山雪水切割出的討賴河大峽谷面前戛然而止,與人造工事接力的是天險。攝影/楊東

不到長城非好漢,而長城就在那裡。現在所知第一個走完長城的,是美國人蓋洛(William Edgar Geil)。110年前,他用5個月時間系統考察了長城,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關於長城的專著。這次考察讓他發現了青海的長城,書中的章節名至今還能讓人感受那穿越時空的振奮:“快馬加鞭進入藏區,發現地圖未標記之200裡長城”。

▲ 祁連山下,冰雪嘉峪關,但長城並非不會跨越祁連山。圖1、2攝影/楊東,圖3/視覺中國

青海的長城?蓋洛的發現打破了長城不過祁連山的觀點,意味著萬裡長城橫跨了中國地形的三大階梯。實際上,不光是青海,如果我告訴你長城也在吉林、也在河南、也在新疆呢?

▲ 中國歷代長城地圖,慢慢看不著急。gif不能保存,想要的請在留言中回復你的郵箱!制圖/Paprika,資料來源:國家文物局。

每個人都知道長城,但我們對她了解不多。很長時間內,我們甚至不能說出萬裡長城有多少萬裡。直到2012年,國家文物局對歷時6年的長城資源認定工作發佈結論:我國各時代長城墻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比沿地球表面從北極走到南極的長度還多一點),廣泛分佈在中國北方的15個省、市、自治區。瑪麗娜或蓋洛所走的明長城(他們還沒走山海關至鴨綠江段),遠不及總長的一半。

▲ 明長城東至山海關?No!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九門口長城,與自山海關方向而來的長城相接,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到長城是怎麼過河的。也有很多時候長城不過河,要靠人自己坐船。攝影/楊東

自西向東,是沙漠奔向大海的旅程,長城的形態也隨地理條件變幻著。秦漢長城的西端是春風不度的玉門關,當時的長城以土築、石砌為主,甘肅西部等地可以看到裸露出蘆葦、紅柳、梭梭木的墻體,就地取材,卻非常結實。玉門關以西至新疆的阿克蘇,線性的長城被點狀的亭隧取代,守衛著“絲綢之路”通向天際。

▲ 甘肅酒泉陽關,“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攝影/方忠誠

▲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咦?漏了一個字也能讀……)圖/視覺中國

玉門關往東一些,是明代長城的西端嘉峪關,那是經典的磚構關城。這樣的配置其實並非明長城的常態,西部的明長城仍以夯土城墻為主,越往東行,山上的石材就越豐富,石砌長城、石砌包磚、黃土包磚也就出現越頻繁,當豪華版的長城如居庸關、八達嶺出現在眼前,京師的門戶便已不遠。

▲ 居庸關長城,開往春天的列車正從城下過。圖/圖蟲·創意

中國的東北,自黑龍江甘南縣經河北至內蒙古四子王旗一線,還有一種特殊的長城——金界壕。茫茫草原,無險可守,長城成了一道深深的溝壑,金代的女真人希望以此阻擋蒙古騎兵的沖鋒。這段墻壕長達4010.48千米,占了長城總長的1/5。

▲ 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金界壕,展示了如何在草原上建防禦工事。攝影/方忠誠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吉林琿春的邊墻與烽火臺(尚不確定年代,疑為渤海國或高句麗),身處新疆塔什庫爾幹縣唐代公主堡的人們,要在3個半小時後才會看到黎明的曙光。

▲ 新疆克孜爾尕哈烽燧。攝影/楊東

南與北:長城也會漂移嗎?

中國哪個省的長城最多?答案可能會有些出乎你的意料——內蒙古,中國長城總長的1/3都在這裡。從戰國一直到明,6個朝代的長城遺跡猶如內蒙古高原上一道道吻痕。

▲ 內蒙古林西縣金長城,刻畫著五彩大地。攝影/方忠誠

中國發現最早的長城則在河南,兩千多年前楚國在這裡修建了長城。此後,諸侯們頻頻建造自己的長城,全國性的秦始皇長城就是在戰國時秦、趙、燕長城的基礎上,修繕連綴而成。

▲ 內蒙古固陽秦長城(上圖)和與之神似的英國哈德良長城(下圖,長城上站著代表性的“小羊肖恩”蘇格蘭黑臉羊),後者是羅馬帝國的遺產。有趣的是,古代中國人又稱羅馬帝國為“大秦”。圖/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修築長墻來劃界和防禦,是人類的本能。幾乎與春秋戰國同時,希臘人在雅典到濱海港口的道路旁修築長墻,開歐洲長城的先河;秦漢修築長城抵禦匈奴時,羅馬帝國則在現在的英國、德國、小亞細亞修築長墻;金代修長壕防禦蒙古時,俄羅斯與伊朗也出於同樣的目的修建了自己的長城……

▲ 長城不僅是墻,也是防禦體系。圖為山西與內蒙古交界處得勝堡附近的守備情況,能看到得勝堡北也是馬市,長城外有蒙古包。交流是戰爭的另一面。圖/《宣大山西三鎮圖說》明萬歷三十一年秘閣本

羅馬長城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而湮沒於歷史,何以中國長城卻歷代不輟,堪稱永恒?因為她不僅是政權的分界,更是地理、氣候的分界,是農業與遊牧兩種生計方式與文化的分界。這足以讓她成為有別於一般長墻的“Great Wall”。

▲ 現實中的得勝堡,不見昔日屯兵。圖/圖蟲·創意

長城一線,基本與當代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長城之南是半幹旱的暖溫帶,北側則屬於幹旱的中溫帶。這樣的自然條件決定了農耕與遊牧兩種社會經濟在此分野——即便同是農業,長城以南兩年三熟,冬小麥可以安全越冬,北側卻只能一年一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發端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千百年間一路向南開發到珠江流域,往北卻推進甚少。

▲ 山西省陽高縣守口堡,牧羊伴著長城。攝影/楊東

地理上的農牧分野是一個漸進的過渡,當經營農業的民族占主導時,界線就會往北延展,若是習於遊牧的民族占優,這條界線又會南移。在不教胡馬度過的陰山地帶,漢長城在秦長城之北,北朝長城與漢長城大體持平,金長城最靠北,明長城最靠南,南北擺動的長城訴說著命運的此起彼伏。

▲ 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歷代統治者決定修長城。制圖/Paprika

無論對於南邊的農耕文明還是北邊的遊牧世界,長城都處在邊緣,但放眼整個東亞大陸,她卻是中心。中原王朝與北方民族互有伸縮的土地之爭,始終沒有離開長城地帶。

▲ “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寨尊崇第一關”雁門關,楊家將故事的發生地,也是《天龍八部》裡雁門關之戰的所在地。圖/視覺中國

這些戰爭與其說是民族之爭,不如說是為了生存。鮮卑、契丹、女真……那些本來長城之外的民族,跨過長城後一個個也修起了長城,在不斷向農耕轉化的過程中,匯入中華民族的洪流。

▲ 殺虎口長城,原來叫“殺胡口”,又稱“西口”。對,走西口的西口。而闖關東的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長城內外溝通進一步加強。攝影/李平安

民族的融合,使長城外的土地也進入中華的版圖。清朝前期,平定準噶爾、大小和卓等戰事,把中國疆域延伸至中亞草原,長城的界限意味最終消解。大約同時,《中俄尼佈楚條約》、《中俄不連斯奇條約》簽訂,使中國進入了“與國際接軌”的近代國界的時代。此後的中國,面臨的不再是長城內外的問題,而是一個日趨全球化的世界。

▲ 司馬臺“望京樓”解構,然而這樣細致的防禦體系更多屬於冷兵器時代。手繪/林天意,制圖/楊恒 截取自《風物中國志·密雲》(待出版,敬請關註)

中與國:長城如何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自春秋戰國誕生以來,長城承載了半部中國史。歷朝歷代43721處(座/段)長城景觀遺存,分佈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04個縣(市、區),讓中國成為了長城上的國家。

▲ 對於很多人來說,長城是望得到的家鄉,是生活的地方。圖/視覺中國

歷史上,長城是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攻防的前線,而在更漫長的和平年代,她是象征著秩序與約束的邊貿口岸,南北的物產、文化在這裡交換。伴隨著長城的除了荒原,還有大量的城鎮,赤峰、秦皇島、張家口、大同、榆林、固原、銀川、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這些城市的緣起與繁榮離不開長城,受惠於邊境的關市與馬市貿易。

▲ 圖1:位於晉蒙交界處的山西老牛灣堪稱“黃河與長城握手之地”。圖/視覺中國;圖2:老牛灣附近的長城烽燧遺址。圖/視覺中國

兩千多年間,人類記憶在長城不斷疊加,令冰冷的城墻也變得溫暖。修築長城需要大量人工與財富,孟薑女的故事千古流傳;守衛長城,出塞入塞,長城詩篇層出不窮;軍隊需要補給,當軍鎮逐步轉化為民鎮,長城也是家園與日常。

▲ 宋代《華夷圖》,也是現存最早的全國地圖之一,長城非常醒目。圖/Wikipedia

▲ 1948年,美國人Louise E.Jefferson所繪《中國友誼地圖》(局部),英文地圖上也有長城標識。圖/書格

當然,長城不光是生活在長城腳下的人們的長城。由於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北宋並不是一個修築長城、依靠長城的朝代,之後的南宋更是和長城離得老遠,讓陸遊發出“塞上長城空自許”的感慨。但就是在宋代,出現了現存最早刻畫有長城的地圖《華夷圖》,長城被標記在當時大多數地圖上,最終成為延續千年的制圖習慣。

▲ 圖1:甘肅民勤的風景早已不復存在,只有殘留在沙漠深處的古長城烽燧,在肆虐的風沙中苦苦掙紮著,等待著最終被沙漠吞噬的結局。圖2:古長城遺址一旦遭遇破壞,其修復過程艱難,且很難恢復原貌。自秦至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址,需要保護。圖3:2017年7月9日,河北秦皇島,正在修繕的長城。圖/視覺中國

長城確實是地標,現實中就是;在地圖上,她比山脈更明確,比河流更穩定。有趣的是,宋代地圖的長城並不完全寫實,有些甚至是從未存在的——也就是說,地圖上的長城更多地是一種理念、一種理想、一種心情。

▲ 圖1:2019年7月1日,河北保定淶源縣,在明長城烏龍溝段,長城保護員李勇與他的“同伴”在大山裡進行巡護。圖/視覺中國;圖2:2017年10月5日,山西忻州,六旬老人高政清是偏關縣僅有的幾名長城保護員之一,每月僅有300元人民幣的補貼。圖3:2019年6月8日,北京市長城保護員隊伍正式成立。圖/視覺中國

或許,長城在建造之初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建設。當你遠眺司馬臺“望京樓”那樣的峭壁懸崖,或許會尋思哪個軍隊會從那攻上來,這段墻何必修上去。但無論是對築長城、守長城、甚至是遊長城的人來說,她都象征了這個國家的底線不可逾越,體現了這個民族的力量、智慧與決心。

▲ 圖1:八達嶺長城內的中國長城博物館中展出的文姬歸漢場景。圖/視覺中國;圖2: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內展出的長城火炮。圖/圖蟲·創意;圖3:學生在秦皇島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學習長城知識,圖/視覺中國;圖4:2019年10月,遼寧雨桐玉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備受矚目的巨型玉雕長城也揭開了它的面紗。圖/視覺中國。

泥土、石頭、樹枝、磚頭,塑造了形態各異的長墻,無數個零散而普通的個體凝聚成一個兩萬千米長的強大整體,這大概就是中國人說的“眾志成城”。

▲ 老人,孩子與嘉峪關。攝影/盧文

所以,長城才會被視為一種奇蹟。她與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以至於我們的國歌開頭便是: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 END -

文丨Face

圖片編輯丨DCzhang

地圖編輯丨Paprika

參考資料

國家文物局《中國長城保護報告》

帝都繪工作室《長城繪》,2019

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1998

拉鐵摩爾《亞洲的內陸邊疆》,2010

托馬斯·巴菲爾德《危險的邊疆:遊牧帝國與中國》,2011

唐曉峰《長城內外是故鄉》

唐曉峰《宋代地圖上的長城》

李孝聰《千禧之年話長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