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十三陵,總要走一走神路。這段路不長,但卻最有味道,我去時葉子還未紅,想必這會兒紅透了很好看。

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個景點,即長陵神道,是長陵陵寢建築的前導部分。由南而北依次建石牌坊、三空橋、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欞星門、南五空橋、七空橋、北五空橋等系列神道墓儀設施及橋涵建築,總長約7.3公里。始建於明正統初年,明嘉靖十九年(1540)完成。除橋涵建築已殘壞外,其他墓儀設施保存較好。

由於這次去是直接打車到神路售票口,所以只走了碑亭、石像生和欞星門這一段。

神路是一條筆直的路嗎?神路上的巨大石像是怎麼運來的?華表上立的是什麼動物?為什麼它們朝的方向還不一樣,這些都會在文中為大家一一揭曉。

神路並非一條大直道

神路的走向,並不是筆直的,而是隨著地形的變化呈“曲路”,之所以做如此設計,一方面是地形使然,另一方面也有風水的考慮。明人蔣平階所著的《地理古鏡歌》有雲:“路能界氣亦能迎,當與零神一樣評;大路彎環玄字體,陽神三折穴前縈;直來直去無生意,乙字彎身最有情。”彎轉曲折的神道佈局無論是因風水之說,還是自然環境,客觀上確實和大自然山川風貌相和諧,也避免了陵園建築一覽無餘,從而達到“曲徑通幽”的效果。

碑亭

進入大宮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紅墻黃瓦碑亭, 正是“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 亭。碑高三丈餘,龍頭龜趺。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碑亭是清朝乾隆年間整修後的樣子。乾隆皇帝在位的時候,為了籠絡漢族人心,曾經把十三陵全部修繕了一番,主持修繕的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人物,他就是宰相劉羅鍋——劉墉。

碑亭為歇山重簷方形亭樓,辟東西南北四洞門。亭內龍首龜趺贔屃(bìxì)駝著 6.5米高“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是明成祖的兒子明仁宗為其父親書寫的碑文,記錄了明成祖一生的豐功偉績,全文有3000多字。碑陰刻清高宗乾隆“哀明陵三十韻”,碑東側是乾隆五十二年刻的禦制詩,西側是清仁宗嘉慶九年的禦制文。

碑身側面

華表

碑亭四隅各豎一座漢白玉華表(望柱),高10.81米,對稱而設。

四柱華表頂端各蹲有一只異獸,名為望天犼(hǒu)或朝天吼,有守望習慣。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意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民生疾苦。面向宮外華表上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石犼下面橫插雲板和承露盤,柱身雕刻四十一條雲龍,須彌座柱礎。華表四周明朝時曾設有白石欄,後毀壞。1994年,修葺神道時進行了重新配置。

望天犼(hǒu)或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由於它生性兇猛,四肢強健有力,弓腰挺臀、威武軒昂,前腿直立、後腿左右分開蹲坐,昂首怒吼、有隨時騰躍奮起之勢,全身透著一股震撼人心肺之豪氣和霸氣。

望天吼能夠為供奉者添加瑞氣,所以是歷朝歷代帝王們終身供奉的國獸。帝王在世執政,望天吼陪鸞伴架,以助君王識別善惡忠奸、鏟除小人,確保國家興旺、江山永固。帝王駕崩後,望天吼在墓地忠誠陪伴並溝通陰陽兩界的神靈,使入葬帝王早日入天道輪回人世。所以望天吼被推崇為世間忠義道德的楷模。

能夠替供奉它的主人避妖邪、擋煞氣、驅除群兇、拔除不祥、聚財、守財、鎮宅,護身之獸是世間人心目中至關重要的圖騰聖獸,正因有如此神說望天吼才能高踞於有雲朵及盤龍襯托的天安門華表上端。

石像生

過了碑亭,即為石像生群,由兩根六角形石柱起,至欞星門止。800餘米的長道旁,矗立著12對石獸和6對石人,均用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其中最大的石象,包括基座,體積近30立方米。這麼大的石料到底是怎麼運過來的,我先帶您欣賞完這些石像生,再來為您揭曉。

陵墓石刻在西周時就已出現,盛於唐,清代衰落。這些石獸、石人在古代稱作石儀衛,明朝以後稱“石像生”。封建帝王崇奉“事死如事生”的禮念,認為人死以後,在陰間仍需要陽間的一切,諸如衣、食、住、行等等。因而在陵園的建置上,必須再現生前的生活場景。所以在陵園的神道兩側樹起石人和石獸,展示出帝王駕前的威儀,取“形狀如生”之義。

十三陵石像生設置基本沿用明孝陵制度,不同之處是將石望柱由石像生的中間移到石像生的最前端,並增加了四功臣像。其排列順序是石望柱、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武將、文臣和功臣。石獸和石人均相對排列於神道兩側。這是石像雕工精細,獅子、獬豸、麒麟張口露齒,肢體爪子強健有力,頗具威儀;大象、駱駝、馬,則神態安詳,十分馴服;石人也各具姿態,將軍頂盔貫甲、持瓜佩劍,一派虎威,品官與功臣,袍笏肅肅,似乎在恭候大行皇帝靈駕的到來。雕刻之精細,乃至須眉脈絡,衣紋飄轉都一絲不茍。

此次我是由南往北走,故此兩只坐姿獅子和兩只立姿獅子打頭陣。

雄獅威武,百獸之王。古代帝王陵寢作為神路上的神獸,用以震懾百邪,昭示皇權。

脊柱都塑造出來了

尾巴是不是很有意思

接下來是兩只坐姿獬豸和立姿獬豸

獬豸 (xiè zhì) (又稱獬廌、解豸),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額上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正面照實在是太萌了

從來只說獬豸頭上長著角,但沒有提過它的腳是什麼樣,後來我在故宮禦花園天一門兩側,看到了兩只鎏金銅獬豸,腳便和獅子一樣,是爪狀,但長陵石像生塑造的獬豸,長了一雙和麒麟一樣的腳。

都說獬豸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果然和獅子的卷毛不一樣,這長發披肩的。

獬豸的脊柱和獅子的就不一樣,是一條直線。

嘴巴的紋飾也不一樣,尾巴的紋飾也不一樣。

再下來是兩只臥姿駱駝和立姿駱駝

駱駝能負重遠行。為忠實、善良、堅忍的象征。

然後是兩只跪姿大象和兩只立姿大象

早在東漢時就被列為帝陵神道石像生之一,明代繼續沿用。臥象高2.6米,立象高3.25米。大象馴服、溫順並且有力量,有祥瑞之意。

兩只坐姿麒麟和兩只立姿麒麟

麟麟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為中國傳統說中的瑞獸、仁獸,權高貴、祥瑞的象征。古人認為麒麟出現,乃祥瑞之兆,置於陵前有粉飾太平,為帝王歌功頌德之意。坐麒麟高1.95米,立麒麟高2米,其身上的鱗片雕刻得極其精美,威風凜凜。

最後是兩只臥姿馬和兩只立姿馬

馬是皇帝儀衛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征著尊崇和威壓,臥馬高1.9米,立馬高2.2米,身上沒有雕飾其他飾物。

肌肉相當發達

石像生中的獬豸和象都是善辯正邪曲直的獸類。獬豸,古文獻說它是一種一角的羊,能辨是非曲直,為東北荒野中的一種神獸,因為它忠心耿耿,專門用獨角頂撞不正之人,所以,相傳舜任命掌管刑法的官員皋陶在處理疑難案件時,往往讓獬豸去辨別。明朝時,都察院的禦史也都是用獬豸作為常服的前胸和後背補子的圖案。

象也有這種本領。它不僅力氣大,而且非常機敏。唐張鷟《朝野僉載》中說:“象能知人曲直。有鬥訟者行立嗅之,有理者即過,負心者以鼻卷之,擲空中數丈,以牙接之,應時碎矣,莫敢競者。”

石獸之後為石人——將軍、文臣和功臣。石人,又稱“翁仲”。相傳,秦代有位大將名叫阮翁仲。他身高力大,駐守邊疆。因其防范匈奴有功,死後,秦始皇為紀念他,就在咸陽宮的司馬門外,為他鑄了銅像。後來,人們就把守護廟宇、陵墓的石像、銅像統稱為“翁仲”。

頂盔貫甲的金瓜武士

高3.2米,為明朝禦前侍衛將軍形象。其造型頭戴鳳翅盔,身著鎧甲、戰袍。怒目卷須,左手按劍柄,右手執短柄金瓜,威風凜凜,一派虎威。

仔細看武士的頭盔上還落著一只蜻蜓呢

腰間裝飾最為特別,有一獸頭咬住腰帶

肩膀的盔甲處也有獸首

戰袍上有纏枝花卉紋

金瓜武士多指古代皇帝金殿上的儀仗兵兼侍衛,因手持武器長桿頭部為金瓜狀,從四品。庭前金瓜武士須身高七尺以上,頂盔著靴後高八尺,盔頂略低於金瓜錘尾。金瓜錘長一丈,重六十斤。須身高力大之人才可勝任。另有傳說金瓜錘長一丈二。

將軍所持之“瓜”是瓜形銅錘,因錘頭形似甜瓜狀而得名,瓜實際就是持錘,錘古稱“椎”。

頂盔貫甲的拱手將軍

同樣是頭戴鳳翅盔,身著鎧甲、戰袍。相貌俊秀,左胯佩劍,雙手交叉置於胸前,作叉手禮姿。

不同的是腰間的獸頭形象倒立,鞋上的紋飾也不同,金瓜武士為雲紋,拱手將軍為獸首紋。戰袍左右兩側及身後有天馬紋。

執笏文臣4尊

高3.2米,為明朝一品官形象。頭戴七梁冠,身著上衣下裳式祭服,前有蔽膝、後有綬,綬上有鶴,腰系革帶、懸掛玉佩,雙手持笏於胸前。

七梁冠

鶴的圖案

腰間懸掛玉佩

梁冠由冠額、冠耳、冠頂組成,冠額正中飾有紋樣,各品級略有不同,七梁冠上飾有金雲,其餘則無。冠耳頂部兩端高聳,下部包住冠額後部,冠耳上有花葉等紋飾。冠頂為拱形,上有冠梁以區別等級,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一梁,禦史冠飾獬豸。冠下有青組纓,自耳後垂於頷下打結虛懸。

執笏勛臣4尊

高3.2米,為明朝功臣形象,頭戴七梁冠,加籠巾貂蟬,亦穿祭服,雙手持笏於胸前,爵位當是侯或者伯。

七梁冠,加籠巾貂蟬

看到中間的蟬的造型了嗎

明朝規定凡有軍功的功臣可封爵,爵位有公、侯、伯三等,都給誥券,所穿朝、祭服與群臣相同,但於梁冠上加貂蟬籠巾。

這麼大的石料是怎麼運過來的

最大的石像包括基座,體積達30立方米,還有那塊神功聖德碑的石料,都是怎麼運來的呢?正統元年(1436)至正統三年由倪忠奉命從房山縣獨樹石場督采而來的。在當時技術落後的條件下,這些石料多是采用“旱船拽運”的方法運輸,旱船以木制造,運輸前通墊道路,沿途以井水澆路,乘嚴冬結冰時,挽行至陵區。這種方法雖然減少了石塊運行中的阻力,但石料巨大,所用人力物力仍十分驚人。

如嘉靖三十六年修建皇宮三大殿,從房山大石窩運送一塊長三丈,寬一丈,厚五尺的階石,就永樂順天等八府民夫2萬人,花了28天方運至京,用了白銀11萬兩。由此可見,這些石雕像所耗費的人力財力更是難以數計。

欞星門

石像生之後即欞星門,設門三道,每道門有兩塊門枕石,可安兩扇門扉,以取“設六扉而開闔”之意。三門之間為短墻,在明代時曾有黃綠琉璃飾件,後世修葺時改為現在的紅墻灰瓦形制。1994年修繕時,恢復了其琉璃照壁形式。

由於三門的大額枋中部上端各飾有寶珠火焰裝飾,人們又稱之為火焰牌坊。而帝後入葬山陵時,必須經過此門,所以又常稱之為龍鳳門。

欞星門為中國古建築一種樣式。古代漢族認為“欞星”即靈星,又名天田星。《後漢書》載,漢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龍宿”之左角,因為角是天門,門形為窗欞,故而稱門為欞星門。由於古時將皇宮比作天宮,這種以靈星命名的門便被廣泛運用於宮室、壇廟,成為一種象征王制的標志性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訂便宜機票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